2024年6月18日,《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并實施。本標準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專業委員會提出,于2023年8月18日正式批準《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立項,2023年11月18日和2024年1月6日分別召開了《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專家研討會。2024年4月20日,《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標準專家審查會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召開并一致通過評審。經報請國家發改委,并獲批后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正式發布并實施。
該標準倡導“以人為本、技術向善”的數字友好發展新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友好產業集群,推動創建一批數字文明時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數字友好城市,助推中國從“數字技術優勢”向全球“數字思想優勢”轉變,推動構建更加安全、普惠、包容、創新、文明的數字友好新世界。該標準響應“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三大倡議,聚焦大國數字外交和數字經濟思想體系建設,探索形成“世界數字好友共識”的最大公約數,應對世界經濟貿易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助推中國品牌數字出海和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專業委員會(簡稱:“CWTO數貿會”),是經國務院批準,國家商務部為業務主管單位的從事世貿組織有關經濟和貿易問題研究及國際合作的全國性社團組織。是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為促進我國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的國際合作與創新,充分發揮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以及區域經濟合作領域的研究經驗,推動中國數字技術、應用、服務企業按照世貿組織基本原則和有關規則全面參與國際競爭而設立。曾主導和發起吉布提國際自貿區、亞太投資銀行等五方共同簽署的“國際自貿區聯合創新與成果轉化”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自貿區全球聯合創新與成果轉化實驗室”。發布《世界數字友好宣言》,首次給出數字友好的中國定義。提倡和發起8月18日為“世界數字友好日”,籌建“數字友好全球智庫”,組織一流的國內外專家團隊開展“世界數字友好城市”和“世界數字友好園區”等相關課題研究,并持續與世界多個城市和園區進行互聯互通,從數字化和全球化視角,提煉出國際化、高水平的世界數字友好城市發展理論,并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落地實踐。
遼聯(遼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戰略規劃需要,現已更名為遼聯(江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遼聯信息”】成立于2001年6月,2016年9月掛牌上市。遼聯信息與華為、阿里巴巴、百度、航天信息、東軟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是多所重點大學戰略合作伙伴。擁有近百項信息專利技術和軟件著作權。現已建成以遼陽為支持中心,沈陽為研發中心,北京為銷售中心,在云南、山東、浙江、河北等地設立分公司,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遼聯信息憑借極為敏銳的商業感知力,精準地洞察市場的潛在變化和發展趨勢,在2022年提前在河北進行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戰略部署,并為河北渤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發“渤采網”平臺,平臺一經上線便得到各級領導一致好評,同時也充分證明了遼聯信息的綜合實力,為參與本次《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標準起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本次《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標準研制過程中,參與標準研討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的專家包括:
候云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
賈 楠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
霍建國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
楊 農 中華職業教育社原副總干事長
朱長學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
邱月明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馬純良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司長、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嚴馮敏 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原司長、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
高艷玲 國家標準審評中心高級工程師
王連印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原書記、研究員
沈 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施鳳丹 國家統計局設管司標準處處長
程益聯 水利部信息中心教授級高工
胡良霖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
郭震威 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口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研究員
張連凱 自然資源部自然生態系統碳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陳貴仁 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環境地質調查室主任
楊建勇 國家農業標準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主任
張加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
劉愛民 中國計算機學會原副理事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劉曉潔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資源利用與環境修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徐志興 國研斯坦福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
楊 瑛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高工
高燕婕 原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研究員
何珊珊 原民政部區劃司研究員
王宏新 北京師范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
參與起草本標準的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軟件所、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地質調查局廊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數字友好城市研究院、中關村中聯數據信息技術研究院、暨南大學廣東智慧教育研究院、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北京銳安科技有限公司、東方美谷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讀書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揚子江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泰爾英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遼聯(遼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命伴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思華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標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慧貿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務中心區信鏈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友好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華科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恒華圣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政府、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政府、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政府、保定市競秀區人民政府、保定市蓮池區人民政府、呂梁市離石區人民政府、石家莊市元氏縣人民政府、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人民政府、黑龍江七臺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膠州市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中心。
參與起草本標準的個人包括:楊勇、孫承武、王博濤、孫文峰、劉澤楓、胡春雨、孫健、趙春生、楊方廷、胡栩嬌、宋偉、楊灝、石義濤、許盡暉、畢勝、李濤、武鵬、趙超、賈瑞生、高德生、劉子韜、熊紅云、殷越、胡巍、袁飛、秦曙光、劉妙雄、吳雙、朱婉貞、周葉飛、李偉、張萬欽、張中亮、劉牧鑫、曹玉學、陳紅巖、李亮、岳新剛、任柄璋、蘇佳鑫、宗秀影、康曉強、鄭紅南、李國勇、楊靜、李奕、王志民、楊澤濤、劉思涵、尚浩巖、杜轉轉、葛榮岐、胡曉廷、趙俊峰、李燕。
遼聯信息及董事長曹玉學分別以單位、個人性質參與到本次標準起草中,同時在標準研討過程中積極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最終標準工作組結合城市調研成果,匯聚各領域專家及各編制單位建議、意見,多次召開標準研討會指導標準研制工作,針對標準編制工作重點、制定依據和編制原則、指標框架等形成統一意見。
通過參與本次《數字友好城市評價規范》標準起草,遼聯信息再次成功地拓寬數字領域業務,使之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利用標準編制單位帶來的優勢,遼聯信息將持續創新,打開新局面,屹立在更廣闊的舞臺,勢必在未來的數字領域和數智領域創造更多的輝煌。